(相关资料图)
当前,我国深入开展语言资源的保护、开发和利用工作,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,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。8月16日,教育部发布中国语言文字工作报告,介绍我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,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情况。
促进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的开发利用,是传承发展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重要内容。教育部介绍,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对我国语言资源进行了多模态、全息化、标准化的记录与保存。目前,一期工程已完成全国34个省区市1700余个调查点的调查保护,覆盖国内120余种语言和方言,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语言资源库已建成。我国还实施了中华精品字库工程,精选100位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代表作品开发成电脑字库,实现书法艺术和信息技术、汉字应用的高度融合,目前已完成颜真卿、柳公权等40款字库产品。
语言文化传承发展和交流互鉴也在不断深化。当前,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正在开展中文教学,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,开设中文课程的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共计8万余所,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人。通过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,我国已梳理1100余条反映中华民族话语体系中最核心、最本质的思想文化术语,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3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38个语种的国际版权合作,工程成果被全球150余家知名图书馆收藏。
聚焦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基础较薄弱的民族地区、农村地区,教师经典诵读专项培训正在开展,已示范培育7万余名中小学骨干教师,带动地方培训100余万人次,有效提升教师中华文化素养和经典诵写讲教学水平。此外,教育部还为近1000名港澳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开展了普通话与中华经典专项培训,为港澳15万人次提供普通话水平测试服务。
四川观察(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)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