讲文明,树新风。近年来,睢宁县委、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党风带政风、促民风,2021年9月18日发布了“睢宁县文明新风尚十条”,结合移风易俗重要内容,倡树婚事新办、丧事简办、勤俭节约的文明风尚,有效遏制高价彩礼、人情攀比、厚葬薄养、铺张浪费等陈规陋习,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。
《无线睢宁》系列节目——成风“话”俗,第六期我们和大家一起聊一聊婚礼上的各种“礼金”。
(相关资料图)
在第二期成风“话”俗的节目中,
我们聊到了“天价彩礼”的问题,
倡议在新时代让彩礼回归
缔结婚约的象征这个本意,
要发扬“婚不论财”的美俗。
但现实婚礼中,除了彩礼外,
还存有许多名目繁多的礼金。
这些红包礼金和彩礼是一回事吗?
县文化馆馆长周维刚介绍,婚礼是人生大喜,为了讨个好彩头准备一些红包,比如伴郎伴娘和花童的红包、接亲的敲门红包、司仪证婚等人员的红包等,都在情理之中。如今让人们有意见的往往是上车礼、下车礼、改口礼等红包见风涨价,以及洗脚费、找鞋费等新兴的莫名其妙的红包礼金。过去这些礼金只是几十元、几百元,但现在动辄几千元、上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都有,就有趁机敛财的嫌疑了。
周维刚表示,从形式上来说,上车礼、下车礼、改口礼这些红包不属于彩礼。改口礼是新人的父母给新婚夫妻的;上车礼、下车礼是男方父母给儿媳妇的;磕头礼是男方亲戚给新婚夫妻的。而彩礼钱是男方家庭给到女方家庭的钱。不过,在睢宁,这些礼金最后大多会和彩礼一起交到新婚夫妻的手里。
对于名目繁多的礼金,
大伙怎么看?
来听一听市民怎么说。
市民 王先芝:“像上车礼、下车礼、改口费这些,根据家庭情况可多可少,这个都无所谓。主要看这个小孩人品怎么样,如果说人品不行,给再多红包都没用。”
市民 沙创:“双方根据经济情况协商好就可以。主要还是为了好寓意,金额是其次的。”
从市民的采访中可以看出
大家对上车礼、下车礼、改口礼等礼金
是抱着理解的态度,
但对于过分的价码和花样繁多的红包礼金
还是旗帜鲜明地反对的。
我们应该怎么看待婚礼上的礼金?
周维刚表示,广大的青年朋友要不做“啃老族”,践行“睢宁县文明新风尚十条”,用自己的双手开创幸福未来。 第一,要正确认识,把握尺度。上车礼、下车礼、改口费、磕头费都是活跃婚礼气氛的礼节性的费用,不能把钱财本身看得过重,甚至以此作为敛财手段。媒体上也曾有一些因为上车礼、下车礼导致新人不欢而散的报道。第二,要体谅老人,感恩父母。对于普通百姓来说,这些红包礼金和彩礼一样,是父母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血汗钱,给多给少都是情谊。第三,大多数新婚夫妻在婚礼后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礼金,相当于双方父母为小家庭注入的第一笔启动资金,希望新人们用好这一笔幸福基金,携手奋斗,共同创造美好生活,让婚礼“有情有礼”!
倡树文明新风,推进移风易俗,
弘扬传统美德,传扬婚嫁新风!
一审丨苹果
二审丨付方方
三审丨丁科
监制丨刘砾
总监制丨鲁晓波
点和扩散传递文明新风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