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资料图片)
网友私信: 叶老师,请教一下: 你低谷时是怎么度过的? 我好像觉得,放弃生命更加容易?
外面下着雨,我带着孩子上班。 伴侣上外地好多天了,偶有联系,他之前说上去两三天,和他儿子看车。 后来说没看到合适的,要继续看。 昨天没怎么联系,今天打他电话时说在吃饭,匆忙挂了。 我是这样,天天在一起会腻。 但是长时间不联系不见面,好像又感觉没有这个人。会有不安全感。 感觉我的情绪,就是会忽然地发作。越想越浑身发冷。 我和父母联系不多,他们养废了儿子养孙子,沉迷于唧唧教里,只有生病时,需要帮忙时,才找我。 我活着的唯一想法,就是好好陪孩子长大,她才十岁多。要不然,感觉没啥奔头了,父母我是不在意的。 不好意思,朝叶老师倒苦水了。我也不知道自己为啥会变成这样,我也想要笃定一些,情绪不由某个男人牵着走。就是突然就掉这个坑里了。
我想哭,但是好像环境氛围又不够。 突然我想到为啥有人玩sm,可以释放眼泪。
有时不知道做人的意义是什么。 就算难过到极点,我也要为了孩子撑下去,至少陪她到二十五岁。 我试过设个生命倒计时,陪孩子到多少岁,还有多少天之类。 (是经常联系的网友,自己带孩子的单亲母亲,父母均不给力,交往一位自己带孩子的单亲父亲。各人有自己的孩子、自己的事儿,也只能是搭把手。)
———— 如何度过低谷,是每个人共同面对的课题。 也许每个人的低谷不太一样,有些是事业受挫,有些是家庭压力,就像每个人生病的原因各不相同,症状也不尽相同,有些是麻木,有些是瘙痒,有些是疼痛。 没法说哪种痛苦更难以承受。 不久前,一位朋友陪病弱的外婆去看外婆的嫂子,最后问我:你是愿意全身哪里都疼、每天要吃很多药,还是哪里都不疼但是不能动? 哪一种选择,能让人不陷入低谷?
有一位医生对我说的话,我印象很深。 我骨折后经常觉得关节运转不灵,去医院拍片,医生说:片子上看来,恢复得很好。 我有一定的增生,但这是正常的,甚至不一定跟骨折有关。 我说:但我确实会不舒服。 医生说:这是正常的。你要多运动。 我说:我几时会克服这种不舒服? 他说:你会习惯的。
…… 我的理解是:必须先习惯它的运转不灵,再在这基础上,开拓新的行为模式。
我不是第一次听到类似说法,我自己也说过。 如何克服寂寞?当你习惯寂寞。 如何承受年纪带来的恐慌?到你习惯了,习惯被人叫阿姨、叫婆婆,习惯了坐老弱病残孕座位。 如何克服事业挫败带来的中年危机?再多创挫败几次,习惯了就好。 这种过程,对每个人都很难熬,但除此,还有什么办法呢?
关于这种不能控制的痛苦,我有一个比喻,不知道适不适合,那就是宫缩的阵痛。 当宫缩开始,疼痛阵阵袭来,你能做什么? 如果你腹中有胎儿要娩出,你还有雄心大志要实现,那么,请伴随疼痛的节奏用力。 这疼痛是新生的开始。 而如果你已经生完了宝宝(剖宫产),此刻只是你身体的节律宫缩,那么,没有什么缓解能克服,你就等着它过去吧。 如果你愿意,可以去跑步、去购物、去交往异性、去看电影,这是你给自己疼痛的镇痛泵。 你因为各种原因,比如说经济拮据或者时间有限,选择什么也不做。 OK,也没什么了不起。 千百万年来,女性就是如此忍受疼痛的——相信我,绝大多数不会死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