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李,快快快,你儿子自杀了!”隔壁邻居急急忙忙地跑进李家,对着老李喊道。
此时,老李正和儿媳杨某吃饭,闻言只是抬起头,既不震惊也不难过,缓缓地说了一句:“我知道了。”随后便继续吃饭,竟没有起身的迹象。
一旁的杨某就更淡定了,老公自杀去世,她像个局外人一般,连脑袋都懒得抬起。报信的人见状,不由感到愤怒和不解,气冲冲地离开了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李某自杀,为何父亲和老婆的反应如此淡定呢,其中有何隐情?
外出打工遇杨某,结婚生子父母归
自杀者李某,广东省潮汕人,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。家里经济条件不好,李某的父母只能背井离乡坐上去往大城市的火车,在那里谋得一份还算不错的苦力活。
没办法,父母一辈没文化没家底,全靠双手打拼出一个家。父母远在他乡,李某只能和年长几岁的姐姐相依为命。在李某的记忆里,姐姐总是带着他住在亲戚家中,有时是姑姑家,有时是伯父家。
两个留守儿童,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,稍有不慎还会饿肚子。小时候,李某总会羡慕同龄的小伙伴,他们有爸爸妈妈接送放学,开家长会时要么是爸爸来要么是妈妈来,他却只能看着自己空空的座位。
若非姐姐一直陪着他,李某估计会受不少欺负。正因如此,李某从小就很懂事,他明白父母的无可奈何,也体贴姐姐的辛苦,小小年纪就帮忙做家务。
长大以后,李某觉得自己终究不是块读书的料子,无需白白浪费家里的钱,主动提出要辍学打工。学历一般,李某只能进厂打工,和工友住一起吃一起。厂里的工人大多年轻,和李某差不多年龄的也很多。
因而,李某很快适应了外面的打工生活,每天勤勤恳恳的工作,就为多挣几个钱。在厂里干了两年,李某已经是个技术熟练的工人,这天,他负责带新进厂的工人们熟悉环境。
新员工中有个长得不错的女孩,杨某,眼睛大大的,身材娇小可爱,李某对她一见倾心。想到自己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,李某没有过多的纠结,火速对杨某展开了猛烈的追求。李某外在条件挺优越,加之表现得诚意满满,很快就获得了杨某的认可。
那年春节,李某将杨某带回家见父母,父母也很喜欢这个看着就很机灵活泼的儿媳妇,迫不及待将结婚事宜提上了日程。很快,李某与杨某在老家完婚,一年时间就让两位老人抱上了孙子,李母笑得都合不拢嘴。
回家照看大孙子,公公儿媳关系异常
以便照顾孙子,加之年龄也大了,李某的父母选择回到家乡,为小两口减轻点生活负担。李某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,也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。
可是,他不想让亲生孩子重蹈自己童年的留守经历,就在家附近找了一份工作,这样就能每天回家。至于杨某,自从生下孩子就一直在家带娃,没有再出门找过活。
为补贴家用,李家人还将多年荒废的田地开垦出来,种上果蔬、粮食等等。日子若能一直平平淡淡地过下去,李家应该会和普通家庭一样,平凡但幸福。然而,李母发现了丈夫和儿媳妇之间微妙的异常。
一开始,李母相当喜欢杨某这个儿媳妇,伺候月子期间恨不得捧在手心里呵护。平心而论,李母对待杨某,和对自己的亲闺女没什么区别,有什么好东西都会想着她。如若小两口发生争吵,李母也不会偏帮儿子,反倒站在儿媳妇那边。
2015年,杨某为李家生下第二个孩子,李母依旧尽心尽力地照看孙子。然而,住在一起的时间越久,李母越发觉得奇怪,丈夫和儿媳妇的行为举止不太正常,似乎过于亲近和暧昧。
她发现,儿媳老是刻意打扮得火热暴露,在公公面前连内衣都不穿,碍于婆婆身份不好出言提醒。后来,两人还经常暗戳戳地对视,眼神里满是暧昧,压根不在意李母是否在一旁。
原本,李母想要将观察的情况告诉儿子,可又担心是自己多想,于是准备再观察一段时间,看看情况如何。某天傍晚,李母提着一篮子菜往家走,还未开门就听到一阵嬉笑声。
开门一看,儿媳正和老公在浴室里给孙子洗澡,远远看去就和一对夫妻似的。不但如此,老公还故意扬起水往杨某身上浇,儿媳非但没有生气离开,反而娇笑着回击,一片欢声笑语刺痛了李母。
为阻止两人的不正当行为,李母除必要情况,都呆在家里盯着,一旦发现二人嬉笑打闹,就会说话阻断。每每这时,杨某就会立刻垮下脸,用埋怨的眼神瞪着李母。时间一久,李母耐心告罄,直接将此事告诉给了儿子。
李某的反应也在意料之中,他无论如何都不相信,心爱的妻子会和自己父亲搞在一起。他还出言宽慰李母:妈,你不要想太多,他们肯定不是这样的人。
眼见为实心被伤,喝药自杀无力回天
其实,早在李母告知之前,李某就听到一些流言蜚语。村里的人都在传:杨某和公公在大街上手挽手走在一起,还去宾馆里开房,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。
听到这些话,他的内心只有愤怒,若不是不想惹是生非,都要上前骂人家一顿了。李某始终相信,别人说的都是假话,耳听为虚眼见为实,他并未觉得老婆和父亲有什么问题。
万万想不到,李某给出的信任心喂了狗。某天下班回家,他迎面碰见手挽手亲密无间的二人,不知父亲说了什么,杨某捂嘴笑了起来,不禁让他想起谈恋爱期间的妻子。
看到这里,他的内心动摇了,可迫于面子问题,李某一路忍耐到家。关上房门,李某质问道:“你和爸怎么那个样子,妈说的时候我还不信!”
没想到,杨某并未辩驳,直接承认了自己与公公的奸情,还说她和李父是真爱,李某才是插足的小三。李某和杨某大吵一架,李母也知道心中的猜测就是事实,指着丈夫的鼻子破口大骂,怒斥他为老不尊,不要那张老脸。
闹归闹,吵归吵,为了家庭的和睦,李某和妈妈还是选择了忍耐,他们只有一个要求:杨某和公公必须马上断干净,保证绝不再犯。
李某的姐姐了解到情况,丝毫不留情面地上门骂了奸夫淫妇一通,还劝弟弟和母亲赶紧将杨某赶出家门。可惜,李某内心深处还深爱着妻子,他宁愿戴上绿帽也绝不离婚。看着如此窝囊憋屈的弟弟,姐姐也只能叹气离去。
李某一时的心软,换来的是更加肆无忌惮的“偷情”。杨某和公公非但没有断绝来往,还在家里明目张胆地谈情说爱,一不高兴就要“离婚”。
妻子死不悔改,李某只能费心讨好,连工作都缩减了一半,只为在家陪伴妻儿。可是,无论他付出再多,杨某都假装看不见,依旧我行我素,甚至在两人的床上和公公翻云覆雨。
亲眼看到的偷情一幕,将李某推上了死亡之路。那天,李某回到家中,来到卧室门口便听见男女喘气的声音,她浑身止不住地颤抖。小心翼翼地推开半掩的房门,入目的是两具交缠在一起的白花花的肉体。
那一刻,李某只觉得天昏地暗,这个世界已经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。妻子看到他,并不羞愧,破口大骂:“给我滚出去!”就这样,李某浑浑噩噩地走到街上,不知不觉来到农药摊前。
掏出钱包,李某买下了一瓶农药,在河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年仅26岁。很快,李某被送到县城医院救治,可惜医生也无能为力,李母在病房外痛苦不已。
同行的亲戚立马跑到李家,竟看到李父和杨某还在悠悠闲闲地吃饭,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,直接将两人给痛骂了一顿。
故事的最后,李母强忍着悲痛送走了唯一的儿子,发誓再也不会和李父来往,搬到女儿家中居住。周围的邻居、亲戚也彻底认清杨某和其公公的真面目,唾沫星子都能将二人淹死。
结语
杨某和公公发展出不正当关系,是道德的败坏、人性的沦丧,两人为了所谓的情爱,间接地逼死活生生的人。即使他们不用承担法律责任,也会一辈子活在他们的唾弃之中,抬不起头挺不直腰。
虽然当今社会尊重个人意愿、主张恋爱自由,但人人都该有自我原则和底线,不能为了将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痛苦之上。法律管不到的地方,还有道德的存在。
总之,并非违反法律才会受到惩罚,道德败坏一样会自食恶果。做一个有道德、有良心的人,比什么都重要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