毕业典礼 供图/视觉中国
(相关资料图)
文/陶东风
亲爱的同学们:
大家上午好。
无论是对曾经的我,还是对现在的你们,大学毕业典礼都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仪式,甚至可以说它是每个人一生只能经历一次的成人礼。经过了这个仪式之后,你们就将告别校园,走向社会。
你们是非常特殊的一届大学生,因为你们度过的这四年,是极不平常,甚至史无前例的,是与新冠疫情英勇搏斗的四年(特别是其中的三年),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。此时此刻,你们马上就要离开校园,我的心情特别复杂,可谓五味杂陈,因为我也和大家一样,有着终生难忘的抗疫经历。虽然我听说现在流行一句带有调侃性质的话,叫作“给专家的建议就是请专家不要再提建议”,“给老师的希望就是请老师不要再提希望”,但我还是想趁这个难得的机会不识时务地给你们提出两点“希望”或“建议”:
第一,我希望这段经历,不会在你们心里留下不好的影响。我希望你们带着健康的身体、更带着阳光的心态以及在抗击疫情过程中磨炼的坚强意志,朝气蓬勃地离开学校、走向社会,告别昨天、迎接未来;我相信,有了这样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,你们一定更懂得珍惜生命,懂得健康是人类一切创造的前提、一切幸福的保障。当然,走出创伤的前提是记住创伤,告别灾难的前提是反思灾难。苏联作家拉斯普金有一部小说叫作《活着,并且记住》,我想补充一句:只有记住,才能更好地活着。
第二,我希望你们毕业后能够保持大学时期培育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。大学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,它虽然不能脱离外部世界,但也与外部世界保持了相当的距离;它虽然也是社会的一部分,但却是社会中相当特殊的一部分。大学的特殊集中体现在它是一个远离狭隘功利主义的地方,是致力于探究高深学术、培育高远理想、确立高尚价值观的地方,是一个有时间发呆、做梦而不必整天为柴米油盐发愁的地方。毕业后,你们就要从相对单纯的校园走入更为复杂的社会,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,陷入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,处理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。你或许会发现:原来社会远不是自己想象的样子。很可能这将是你们离开校园后面临的第一个考验。
有不少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,在职场上备受挫折,对社会深感失望,并因此陷入深深的苦恼。也有一些迅速抛弃了大学时期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,一头扎进了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。我个人就经历过这样的苦恼和挫折。我的个人经验是:在理想与现实问题上任何极端化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。为了适应社会、适应现实,我们固然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理想,磨炼自己的务实精神,但我也反对为了适应现实、适应社会,就把大学时期培养的理想主义弃之如敝帚。一个成熟的人当然不是一个堂·吉诃德式的幻想家,但也绝不是一个拉斯蒂尼式的无原则的现实主义者,而是一个能把自己的理想化为现实的人,一个在适应现实的同时能够改变现实的人。
在这里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从《马斯克:世界上最酷的人》一书获得的两点启示:
第一,一个没有远大理想和正确价值观的人,即使在商业上也不可能取得持久成功。持久的商业成功依赖于伟大的技术创新,而一切伟大的技术创新都是在高远的理想、正确的价值观驱动下做出的。马斯克在电动车行业的成功探索,就源于他一个与商业无关的超功利理想:保护环境,节约能源,减少排放。他在航天和卫星方面创造的令世人瞩目的探索,同样源于他深切的人道主义关怀:为人类探索一个地球之外的居住地。马斯克的理想是那么超凡脱俗,在很多人看来简直是异想天开,但正是这异想天开的浪漫情怀带来了马斯克事业上的超级成就。
第二,一个行业的伟大创造者一开始常常是这个行业之外的人。在开发电动汽车之前,马斯克是一个汽车行业的外行,刚进军手机行业的乔布斯也是。这里面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?一个人在一个行业待的时间长了,会形成一种所谓“务实”的思维定势与保守心态,这极大地限制了他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。从某种程度上说,马斯克和乔布斯在行业内的超凡成就,恰恰得益于他们超越了业内人士的那种现实主义,他们作为“外人”没有这个行业的思维定势和保守心态,或者说,他们保持了他们在大学里培养的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。
当然,维护理想并不意味着否定现实。脚踏实地和仰望星空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。让我们脚踏实地地做一个仰望天空的人。
谢谢大家。
原文见2023年6月30日《羊城晚报》A10花地版
(更多新闻资讯,请关注羊城派 pai.ycwb.com)
来源 | 羊城晚报·羊城派
责编 | 吴小攀
校对 | 黎松青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