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学上有个词,叫野马效应,它讲的就是 打败我们的并不是事情本身,而是因为这个事情产生的情绪 。
在非洲草原上,有一种吸血蝙蝠,常常会盯在野马的腿上吸血,不管野马跑得多快或者如何的暴怒,它们拿这个小小的蝙蝠是一点办法都没有,甚至还有不少野马因此被活活折磨致死,但经过动物学家研究发现,其实这种吸血蝙蝠吸血量是非常少的,远不至于让这些野马死去,而野马的真正死因是源于,它自身的暴怒和狂奔。
【资料图】
在现实中,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,其实我们多多少少都会被“野马效应”所操纵,想想在你身边是否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:
l 在晨会中跟领导的观点起了冲突,虽然嘴上没有表达出来,但内心的情绪却一直不爽,总觉得处处被针对。
l 业务上被一个小小的客户拒绝,便没有了心思再去挖掘新的客户,导致工作效率极度低下。
l 费力完成一个项目,但没得到领导的夸奖和赏识,内心受挫,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。
……
这些看似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其实都是“野马效应”在暗中操控着你,当你遇到一些不顺心的状况时,是否学会分辨究竟是事情本身出了问题,还是自身的情绪思维出了问题呢?
“野马效应”思维
01
“及时回报”思维
我 做了一件事,必须要及时得到相应的回报 ,不论是精神还是物质,一旦没有这种回报激励,内心就会产生极大的落差感,从而影响心情。
殊不知,这种思维目光短浅,只看眼前利益,缺乏长期思维。如果在工作中,被一个客户拒绝,就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影响,不去主动开发新的客户,长此以往的落差感则会越来越大,客户是开发出来的,不是等出来的,只有跑了足够的量,才能产生质的变。
02
“推卸责任”思维
这类人往往不会换位思考,且惯有“推卸责任“的思维, 通过认定自己是受害者的心理,将全部责任归咎于其它因素,来追求所谓的“心安理得” 。
在职场,有些人在工作中出了差错,首先想到的就是推卸责任,把以前的旧账翻出来,从旧账中找出他人的问题,然后顺势而为把责任推给别人,不过如果连自己都没有承担的勇气,这样推来推去,会让自己陷入更加沉闷的情绪内耗之中。
03
“线性努力”思维
这是一种典型的学生思维, 在职场中有很多的成就并不是线性产生的,而是沿着“复利曲线”积累出来的 。
而如今很多人却频繁的换方向,今天干这个,明天干那个,看似做了很多事情,却都只停留在了积累前期,没有长期坚持下去,不思考、不总结,每天都是复制粘贴,长此以往白白浪费了一翻力气,还对自己产生的怀疑。
只有 树立明确的目标,朝着目标不断付出,坚持做正确的事情 ,才能换来相应的收获。
如何避免“野马效应”
01
坦诚接受
首先我们要 坦诚接受,做情绪的主人 。
人生就是会有不顺心的事,生命是有周期的,你会遇到的困境是你在人生中的必然性。所以,如果你因为一个确定必然会发生的事情而反复地折磨自己,其实就得不偿失了。
02
换位思考
学会 换位思考,让自己更了解事情的本质 。
有的时候我们产生焦虑或误解,是因为我们看待问题不够全面。
当面对领导的批评,就认为是对自己有意见,产生不爽的心理,越怨恨越不想工作,从而恶性循环。假使在批评时,你站在领导的立场去听他的批评,会不会就觉得舒服了一点?
只有尝试转变视角,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个问题,你才会得到不一样的答案,这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情绪的方法。
03
掌控自己
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,也不可能掌控命运,真正能够把握的只有自己。
你今天穿了一件大衣,有的同事觉得很美,而有的同事则觉得格调不搭,但它就是一件大衣没变,只不要换了种搭配方式,而你要想着我每天穿什么样的衣服让大家都很满意,会非常的累,衣服穿在自己身上,适合就好,别人的意见也是仅供参考。
有时,我们做了一件很令自己值得骄傲的事,但别人却忽视了它,有时我们无意间的一些冒失,但别人却放大了它,这一切都是我控制不了的。
所以, 找到自己的价值标准,锁定自己的任务目标 ,这才是一种理性有节奏的方式。
写在最后:
有时候,打败自己的并不是工作,而是自己,学会做情绪的主人,不要因为一点小事,而大动肝火,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,而伤害自己,最终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