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 更多 >>
券商债券承销“马太效应”明显 多...
女儿过生日送什么礼物最好
燃气热水器微动开关弹不起_热水器微...
世界实时:男人长期喝茶会影响性功...
从千城一面到各有千秋,江苏城市“...
富士康创办人郭台铭社交媒体发文,...
收藏地图!除了玲娜贝儿,来上海迪...
《去有风的地方》收视率居高不下,...
动画|惯偷美国:美国是名副其实的...
光夸克:澳洲留学优势总结
动态更多 >>
湖南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长沙...
新智认知: 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...
郑州银行董秘回复:我行董事长是否...
你们,温暖了2021
西安市新增27个中风险地区 目前有1...
广西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
哈尔滨市全域均为低风险地区
寒潮将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 四川盆...
昆明至哈尔滨一航班发现1名入境复阳...
陕西研考:封控区内考生在原报考点...
会展 更多 >>
美籍酿酒师在崇礼:中国是第二故乡...
河南项城报告2名疑似新冠肺炎病例 ...
浙江绍兴确诊病例首次零新增 上虞...
广西东兴实行全员居家隔离 启动口...
新疆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 “富春山...
云南瑞丽市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结果...
内蒙古满洲里累计治愈出院本土确诊...
孙海洋夫妻驱车山东阳谷:还在为孙...
大国工匠追梦“玉米强国”40载:用...
让南海“海洋热带雨林”斑斓多彩
专题报道 
当前位置: 资讯 > >> 正文
 
券商债券承销“马太效应”明显 多因素叠加竞争仍将加剧
来源:证券日报     时间:2023-04-10 07:41:38

数据显示,今年以来截至4月9日,券商累计承销债券数量7778只,承销规模超2.85万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978.23亿元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具体来看,“千亿元俱乐部”成员包括中信证券、中信建投、华泰证券、中金公司、国泰君安5家券商,这5家券商合计总承销金额约为1.40万亿元,占据了48.96%的市场份额。而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分别以3799.72亿元和3008.29亿元的承销金额位列一、二位,市场份额分别达到13.29%和10.52%。

平安证券、中国银河等4家券商年内总承销金额达800亿元以上,前10家券商累计承销金额约为1.84万亿元,累计占据市场份额超60%。

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安光勇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“头部券商通常拥有更强大的资金实力、更广泛的客户资源和更高的市场声誉,这使得它们在债券承销业务中具有竞争优势。头部券商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项目,从而进一步增加其市场份额,形成正循环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券商在绿色债券、科创企业债券、民营企业债券承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2022年,证券公司承销发行乡村振兴债券305.21亿元,同比增长42.77%;承销(管理)发行绿色公司债券(含ABS)152只,融资金额1716.58亿元,同比增长24.71%;承销科技创新公司债券83只,合计金额1028.41亿元;承销(管理)民营企业公司债券(或产品)364只,合计金额3491.42亿元。

目前券商在债券承销领域也存在一些问题。近日,部分券商及相关人员因债券承销业务不规范而被监管部门“开罚单”。随着债券承销领域竞争加大,多家券商争抢同一只债券,以及“地板”承销费问题也时有发生。

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、内蒙古银行研究发展部总经理杨海平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债券承销是提升客户综合贡献度的重要业务领域,是券商必争之地。对于债券承销而言,券商的规模偏好明显。抢占市场份额做大规模,是承销费价格战的原因,不过这也与券商业务激励机制和承销费定价管理机制不到位有关。

对于债券承销的价格竞争问题,安光勇表示,“一方面,优质项目数量相对较少;另一方面,债券承销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,不同券商在承销业务中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类似,难以形成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,这使得券商在争夺项目时主要采取价格竞争方式,从而导致承销费率下降,甚至出现‘地板价’现象。此外,一些券商为了追求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,可能会在承销业务上采取过于激进的策略,导致竞争更加激烈。”

谈及未来券商债券承销业务的发展,杨海平表示,债券承销业务价格战的治理,需要证监会和证券业协会共同发力。证监会需要进一步强化债券承销业务的监督管理,督促券商发挥好中介机构职能;证券业协会需要在《公司债券承销业务规范》基础上,进一步细化承销费定价规范,优化定价机制。而券商则应该按照监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指引,优化债券承销业务的内部管理。

安光勇认为,未来券商债券承销业务有望继续保持活跃态势,但竞争可能会加剧。券商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变化,灵活调整业务策略,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,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,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。同时,券商应加强内部合规管理,遵循相关法律法规,保护投资者利益。

“券商需要厘清自身在细分领域的优势所在,并集中资源予以强化和巩固,以此来获得市场生存权与长期发展的可能性。”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建议。

(文章来源:证券日报)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