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棉价格走势偏弱 高支纱出货回暖
(资料图片)
美联储如期加息25BP之后,美棉价格仍走势偏弱,但宏观扰动预计会逐渐下降。美棉出口周报公布,截至3月16日,美国陆地棉出口净销售当周值为7.04万吨,环比上涨1.92万吨,美棉出口数据利好,但ICE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全线收跌,美棉价格随之下行。本周郑棉期价继续向下寻求支撑,由于外围利空因素发酵,加之国内供应宽松、需求订单有限。下游“金三银四”需求呈现旺季不旺态势,整体不及预期。加之棉花现货价格下滑,外贸订单跟进不足,纺企采购维持谨慎态度。
江浙、山东等地部分棉纺厂反馈,3月中旬以来,沿海地区织布厂、贸易商对JC40S-JC60S棉纱及50S、60S普梳纱的询价/采购有所回暖,由于成本高企且库存偏低,因此部分纱厂50S、60S紧密纺、赛络纺棉纱报价上调500~1000元/吨。
部分棉花贸易企业也表示,近期“双29/双30”高指标机采棉、长绒棉(含港口皮马棉)的出货量反弹,现货市场“双29”与“双28”的价差从1、2月份的50~100元/吨逐渐拉大至100~200元/吨,新疆加工企业高指标高升水皮棉的挂单量也不断增加。
从调查来看,除家纺用C40S-C60S棉纱消费延续稳中向好外(主要是内销,南通、常州、绍兴等地织布企业开机率维持在高位),一些高档T恤、衬衫等订单也陆续下达(含出口订单),对高支纱、高配纱的需求有较为明显的反弹。
据了解,随着近几个交易日郑棉CF2305合约跌破14000元/吨关口,部分大中型棉花贸易企业推出一定量的优质特价资源以促进成交(含疆内监管库、内地仓储库),一口价为主,用棉企业补库积极性略有回升。山东、河南等地棉花企业反映,上周一些棉纺企业、中间商挂单点位略有下移(多在30~50元/吨),而贸易商因郑棉较大幅度回落,新疆棉基差又小幅上调,因此导致买卖双方的心里价格预期有所扩大,限制了现货成交。
3月22~23日内地库“双28”(或单29)新疆机采棉公重报价集中在15000~15200元/吨;而青岛、张家港等港口清关巴西棉M1-1/8(强力28GPT)净重报价15900~16300元/吨(贸易商间报价差距比较大,相对混乱),考虑到公重、净重差异,巴西棉与新疆棉倒挂幅度回落至500~1000元/吨,外棉竞争力持续反弹。
南疆播种渐次展开 政策出台“迫在眉睫”
本着“墒到不等时,时到不等墒”的原则,3月下旬喀什、阿克苏、库尔勒等地棉花播种进入“倒计时”,其中农一师、农三师等部分团场已陆续开犁,较地方一般早3~5天。由于2023~202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尚未公布、部分地区2022年第一批目标价格补贴款尚未到账(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批补贴已于11月底至12月中旬前下达),因此仍有一定比例的农民种植意向不明朗,一方面积极采购农资,备耕备播;一方面观察相关政策消息,随时准备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。
阿克苏柯坪县某植棉大户表示,2023年计划种植细绒棉750亩、长绒棉280亩,但考虑到政策面的不确定性、流动资金比较紧张,因此4月中旬前只准备在宜棉区播种650亩,非宜棉区或产量偏低的地块则需要再观察,等待2023年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出台后再做决定。该农民反映,2022年扣除土地承包费、人工管理费、机械费用(含备耕、播种、喷药、采收等)等各项支出,在不考虑目标价格补贴的前提下,每亩净收益不足60元,因此期待2023年棉花目标价格标准能有所提高,同时全面实施质量补贴,实现优质优价,创收增收。
近日,农一师部分团场2022/23年度棉花质量补贴陆续发放,大多在0.13元/公斤左右,对稳定2023年棉花种植面积、激发农民植棉热情起到一定作用。新疆某大型棉花企业表示,建设兵团、北疆地区植棉面积相对稳定,南疆地方植棉面积的稳定性比较差,因此呼吁2022年棉花种植补贴、2023~2025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政策、2023年质量溯源补贴措施等尽早尽快出台。
后市展望
国际市场全球经济持续承压,国际棉价上行艰难。3月22日,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至4.75%至5%之间,为2007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,3月23日,英国、瑞士央行分别继续加息25个基点、50个基点,未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预期进一步增强。
棉花市场方面,美欧银行业危机导致市场信心受挫,全球棉花消费需求持续疲软。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数据显示,巴西3月前3周出口棉花4.47万吨,日均出口量3438吨,较上年3月全月日均出口量减少59.3%。下游市场方面,印度洒红节后劳动力短缺及财政年度结束导致棉纱市场低迷,有交易员预计近期印度棉纱的需求和价格都不会有所改善。3月15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,今年2月美国服装服饰及家具家居零售销售额环比分别下降0.8%和2.5%,表明美国家庭消费支出更加谨慎。综上所述,全球经济衰退担忧及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消费需求不振。随着美欧央行加息消息落地,近期市场关注焦点或将转向各国棉花种植、天气及需求变化等基本面因素。在基本面没有出现大变化之前,预计国际棉价将维持小幅波动走势。
国内市场下游市场情绪降温,国内棉市弱势运行。3月21日,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2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,以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操作利率维持2%不变。鉴于当日有290亿元逆回购到期,故央行公开市场实现净投放1530亿元。
棉花市场方面,国内大多数轧花厂均已停机,棉花贸易企业加快向内地移库,新疆棉花春耕工作正在准备当中。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,按照国内棉花预计产量671.9万吨测算,截至3月23日,全国累计加工皮棉655.9万吨,同比增加77.5万吨;累计销售皮棉462.7万吨,同比增加205.8万吨。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2023年1~2月我国进口棉花23万吨,同比下降45.5%。下游纺织企业开机率开始有下降趋势,现有订单多为短单和小单,家纺市场订单尚可持续,服装市场后续订单不足。整体来看,国内棉花市场供应压力增强,下游需求尚未明显改善,棉价维持弱势震荡的可能性较大。
编辑整理自中储棉信息中心、中国棉花网
关键词: